技術文章
關于兆歐表常用知識問題
關于兆歐表常用知識問題
關于兆歐表常用知識問題:為什么不同兆歐表測出示值存在差異?
由于高壓兆歐表測試電源非理想電壓源,內(nèi)阻Ri不同測量回路串接電阻Rm不同,動態(tài)測量準確度不同,以及現(xiàn)場測量操作的不合理或失誤等,不同型號兆歐表對同一被測試品的測量結果會存在差異。實際測量時,應結合兆歐表絕緣試驗條件的特殊性盡量降低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測量誤差:不同型號的絕緣表測量同一試品時,應采用相同的電壓等級和接線方法。例如在測量電力變壓器高壓繞組絕緣中,當繞組引出端始終接兆歐表L端鈕時,就有:E端鈕接低壓繞組和外殼,而G端鈕懸空的直接法;E端鈕接低壓繞組,而G端鈕接外殼的外殼屏蔽法(低電位屏蔽);G端鈕接在高壓繞組套管的表面,而E端鈕先接低壓繞組,然后分別再和外殼相連或不相連的兩種套管屏蔽法(高電位屏蔽)。E端鈕接外殼,而G端鈕接低壓繞組等接線方法。不同結構、制式的兆歐表,G端鈕電位不同,G端鈕在套管表面的安放位置也應隨之改變。(KD2677為低電位屏蔽,即G端鈕為低電位)。
關于兆歐表常用知識問題絕緣測試儀表測量的結果是否準確:
C為0.1μ/6.3kV電容,請用CBB品質(zhì)的,因它自身不會被極化,且吸收電荷極少;R為5000MΩ/5kV的電阻。當測量時間為15秒時,儀器顯示應為R15s>4750MΩ(因有電容C存在,所以被測阻值要比標稱值小5%);當測量時間為60秒時,儀器顯示應為R60s=5000MΩ,吸收比應為R60s/R15s≤1.05。
關于兆歐表常用知識問題說明:第15秒時,儀器向電容C充電的電流越小,表示儀器的充電能力越強,吸收比就越趨于"1"。在現(xiàn)場測試的吸收比才越正確。
關于兆歐表常用知識問題在高壓高阻的測試環(huán)境中,為什么要求儀表接"G"端連線?
在被測試品兩端加上較高的額定電壓,且絕緣阻值較高時,被測試品表面受潮濕,污染引起的泄漏較大,示值誤差就大,而儀表"G"端是將被測試品表面泄漏的電流旁路,使泄漏電流不經(jīng)過儀表的測試回路,消除泄漏電流引起的誤差。
在校測某些型號絕緣儀表"L"、"E"兩端額定輸出直流高壓時,用指針式萬用表DCV檔測L、E兩端電壓,為什么電壓會跌落很多,而數(shù)字式萬用表則不會? 電力電工儀器
用普通的指針式萬用表直接在兆歐表"L"、"E"兩端測量其輸出的額定直流電壓,測量結果與標稱的額定電壓值要小很多(超出誤差范圍),而用數(shù)字萬用表則不會。這是因為指針式萬用表內(nèi)阻較小,而數(shù)字萬用表內(nèi)阻相對較大。指針式萬用表內(nèi)阻較小,兆歐表L-E端輸出電壓降低很多,不是正常工作時的輸出電壓。但是,用萬用表直接去測兆歐表的輸出電壓是錯誤的,應當用內(nèi)阻阻抗較大的靜電高壓表或用分壓器等負載電阻足夠大的方式去測量。
能不能用兆歐表直接測帶電的被測試品,結果有什么影響,為什么?
為了人身和正常測試,原則上是不允許測量帶電的被測試品,若要測量帶電被測試品,不會對儀表造成損壞(短時間內(nèi)),但測試結果是不準確的,因為帶電后,被測試品便與其它試品連結在一起,所以得出的結果不能真實的反映實際數(shù)據(jù),而是與其它試品一起的并聯(lián)或串聯(lián)阻值。
關于兆歐表常用知識問題為什么電子式兆歐表幾節(jié)電池供電能產(chǎn)生較高的直流高壓?
這是根據(jù)直流變換原理,經(jīng)過升壓電路處理使較低的供電電壓提升到較高的輸出直流電壓,產(chǎn)生的高壓雖然較高但輸出功率較小。(如***幾節(jié)電池能產(chǎn)生幾萬伏的高壓)
關于兆歐表常用知識解答在測容性負載阻值時,兆歐表輸出短路電流大小與測量數(shù)據(jù)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兆歐表輸出短路電流的大小可反映出該兆歐表內(nèi)部輸出高壓源內(nèi)阻的大小。當被測試品存在電容量時,在測試過程的開始階段,兆歐表內(nèi)的高壓源要通過其內(nèi)阻向該電容充電,并逐步將電壓充到兆歐表的輸出額定高壓值。顯然,如果試品的電容量值很大,或高壓源內(nèi)阻很大,這一充電過程的耗時就會加長。其長度可由R內(nèi)和C負載的乘積決定(單位為秒)。請注意,給電容充電的電流與被測試品絕緣電阻上流過的電流,在測試中是一起流入兆歐表內(nèi)的。兆歐表測得的電流不僅有絕緣電阻上的分量,也加入了電容充電電流分量,這時測得的阻值將偏小。